分類
正向能量補給站

[正向能量] 面對善惡~觀如月

面對善惡~觀如月
最近周邊有朋友因某些事被誤解而心情鬱悶,以致於開始對自己堅持的公平正義與現實面產生衝突與矛盾!思考經典是否有這類的資料,便找到一篇佛經故事,是佛陀對於修行人被他人詆毀時該如何以對的應答。看完後,讓我想起自已在帶領家排讀書會時曾討論的:若我們對他人生起貪欲或瞋恨時,常因我們內心無法釋懷,使得原本逃離都來不及的事,卻因心繫念對方”對自己的壞”而將更為緊密,這樣的連結也使我們更加難受與束縛。因此對於彼此好的事情要禮尚往來—增加善緣,對於結惡的事就要想辦法減少些—此滅故彼滅(當我們心中能面對與寬恕放下後,就不會再跟對方有糾纏)。
以下是佛經的故事~

佛陀在世時,有位求道者來請教佛陀:「如何面對惡人無理取鬧,或逞強欺善?」佛陀的回答很簡單:「觀,觀如月。雖然是很壞的人,但是把他當成月來觀想。」

求道者又問:「那又如何面對善知識?」佛陀同樣回答:「觀,觀如月。」求道者說:「您說的話太簡化了,能不能再詳細解釋,為什麼面對惡人與善人都要『觀如月』?」
佛陀微笑地為他詳解:面對惡人,不要與他對立,針鋒相對必起衝突。所以就觀想,月圓之後就開始缺蝕,慢慢地月亮就會從天上消退了。同樣的,對於惡人退一步、忍一下,他自有因緣果報,終會如月漸蝕而消退不見。對於善人,則如月初時,月亮慢慢從缺而圓,這就像善知識的德行增長,日日累積而至圓滿。
這是佛陀教育我們如何觀察別人的態度,再反觀自己,是否也能如圓滿的月,做他人的善知識?
(圖文擷取自網路)
分類
勵志人物

[勵志人物] 「赤腳大仙」 15年捐千萬物資 – 賴士田

《有錢就想送書》「赤腳大仙」 15年捐千萬物資

製鞋不穿鞋 賴士田返璞歸真 愛的足跡遍及彰投雲

〔自由時報記者湯世名/彰化報導〕這個社會,有很多的「陳樹菊」!台東女菜販陳樹菊把多年積蓄均用來行善興學,彰化縣花壇鄉也有一位「赤腳大仙」賴士田,十五年來省吃儉用,幾乎把賺來的錢都拿來買書籍、輪椅、電腦及三輪車,分送給學校、鄉鎮市公所及貧困家庭,至今共捐出上千萬元的物資,他淡然的說:「無錢一身輕,三餐吃得飽就好。」

賴士田從小家貧,一家七口都仰賴父母親挑著扁擔四處賣菜、賣甘蔗為生,國中畢業後隻身北上賣電鍋、電扇,民國六十二年服完兵役後即到製鞋工廠上班,一做就是八年,後來自己創業開製鞋工廠,當時外銷市場一度很賺,儘管後來代工沒落,生意下滑,但他一點也不後悔。

走過事業低潮危機,賴士田潛心宗教,成立「八德堂」,家人和共修師兄弟、姊妹全都奉行把生活開銷降到最低,節約更多的資源投入慈善工作,他也開始不穿鞋,走到哪裡都是「打赤腳」,但並非是為了標新立異,而是單純想返璞歸真。

輪椅、電腦、三輪車都捐過

從十五年前開始,賴士田以八德堂名義奉獻回饋,哪裡有需要,他義不容辭主動協助,不僅送書給花壇、芬園、溪州等鄉鎮的公立圖書館及學校圖書館,也送輪椅給包括彰化市、田中鎮、線西鄉、大城鄉在內的九個鄉鎮市公所;義舉還擴及鄰近縣市,包括到南投縣信義鄉送輪椅,到水里鄉送給國中小學各五萬元,九二一大地震後還送給中寮鄉的國小各五萬元,又到雲林縣送給十所國中小學各五萬元做為營養午餐經費。

最近,賴士田看到從事資源回收的民眾騎著破爛車輛在撿拾回收物,擔心他們的行車安危,立即從國外訂了大批材料,請廠商製作了十一台三輪車,由花壇鄉公所分送給十一位列冊的資源回收個體戶,他們看著嶄新的三輪車時都激動萬分,再三向賴士田致謝。

十五年來,賴士田購買送給鄉鎮公所及學校的書籍超過二萬五千本,贈送出去的輪椅也高達五百多部,另外還有許多的電腦設備、三輪車、飲水機等,至今共捐出上千萬元的物資。

家裡收到各界數百張感謝狀

賴士田的家裡至今收到來自各界的數百張感謝狀,他仍怡然自得與妻子每天潛心宗教、製鞋。

賴士田靦腆的說,他雖然才國中畢業,但特別喜歡看人讀書,有了錢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捐給公所、學校圖書館添購新書,也算是圓自己的一個夢;「我與妻子每天粗茶淡飯,簡單過生活,省下來的錢就可以幫助更多的人」;未來他還是會持續捐書、捐錢,哪裡有需要,他就去哪裡幫忙。

花壇鄉長李成濟深表感佩說,賴士田總是一雙赤腳,讓人驚訝的是,他還曾是鞋廠的大老闆,十幾年來,賴士田愛的足跡遍及彰化縣內好幾個鄉鎮市,不僅如此,還深入南投縣和雲林縣偏遠學校澆灌愛心,讓愛更為發光發熱,其義舉真讓人敬佩。

 

(圖文擷取自由時報電子報)

分類
正向能量補給站

[正向能量] 舉手表決放棄機長

我在discovery頻道「世紀空難」看過這事件,因為維修疏失差點釀成空難。但沒想到有這感人的內幕,人性高貴的一面。

舉手表決放棄機長 

      這是一則驚心動魄且無比真實的故事。1990526早上6:10,型號為  BAC-1-1的英航5390班機和往常一樣,從伯明翰機場準時起飛,它的目的地是西
      班牙馬拉加機場。機長是擁有21年飛行駕駛經驗的西蒙,副駕駛員則是剛來5390上班的阿拉史泰爾,除此之外,飛機上還有一名乘務長和3名空姐,以及84名乘客。
      飛機起飛13分鐘後,到達1.3萬米的高空處,機長西蒙將飛機調到自動駕駛狀態,然後起身想去弄杯飲料,可就在他剛站起來的那一剎那,只聽見的一
      聲,西蒙左側的一塊擋風玻璃猛地一下被炸開了!之後,艙內艙外巨大的氣壓差一點將西蒙吸出了機艙外。
      萬幸的是,在被吸出機艙的過程中,西蒙本能地用一隻腳死死地勾住了駕駛室裡的一把椅子,然後又被隨即趕來的乘務長和兩名空姐死死拽住,這才沒有被
      完全甩出去。擋風玻璃一碎,艙外冰冷刺骨的狂風便以時速390里朝艙內灌,飛機內的3個警報器都不停地響,並且和空管中心失去了聯繫。80多名乘客頓時驚慌失
      措,亂成一團。
      飛機開始快速朝下降落。作為副駕駛,還對BAC-1-1不太熟悉的阿拉史泰爾,只好臨危受命,靠著直覺和以前的經驗將飛機又拉升起來。但危險卻遠沒有就此
      結束,由於艙內的氣壓失去原有的平衡,如果不能即時阻住炸裂開的進風口,艙內供乘客呼吸的氧氣至多只能維持30分鐘,之後,所有的人都將會因為
      缺氧而開始陷入昏迷,直到最終窒息而死。但是,機長西蒙還在機艙外,也就 是說,如要阻住進風口,就必須要丟掉西蒙。
      看著趴在零下20機艙外,已經被凍成毫無生息,彷彿是睡著了的機長,座艙長 和空姐陷入了極大的痛苦中——他們實在不忍心放手,都希望奇蹟能發生。
      按照英航的規定,飛機在空中遭遇事故時,機組人員有義務犧牲一切來確保乘客的安全,除非乘客不要他們那樣做。因此,丟不丟下機長,只有問問乘客了。   

       在座艙長的授權下,另一名空姐走到客艙內,她穩定了自己的情緒,然後說,我們遭遇到了一點小麻煩,生死不明的機長被吊在寒冷的機艙外,丟不丟
      下他事關我們的生死,請大家考慮後表決,贊同丟掉機長的人請舉手,舉手的人超過半數,我們就將丟下機長。空姐說完後,慌亂的場面一下子安靜了下來,幾秒後,有人

      迅速而果斷地開始舉手,2個,5個,10個,20……看到這一狀態,空姐努力地控制著自己悲傷的情緒,不讓眼淚流下。
      她強迫自己數清每個舉手的人,可就在她快要數到過半數的42個時,突然,有 一個一直舉著手的人,把手慢慢放了下來,緊接著,又有一個人把手放了下
      來,接下來是第三個,第四個……最終的結果是,舉手的人竟然為零!看著這突然的轉變,空姐再也忍不住了,眼淚嘩地一下衝了出來。
      接下來,更好的消息傳來,通過不懈的努力,副駕駛阿拉史泰爾終於和空管中心取得了聯繫,依靠他們的指揮和引領,在發生事故後的22分鐘,飛機成功降
      落在6公里之外的英國南安普頓機場!機長西蒙也被隨即趕來的救護車接走。讓人不敢相信的是,受到巨大撞擊和在極寒中被冰凍了20多分鐘的機長西
      蒙,居然在醫院裡被救活了過來,而且在3個月後重新回到了工作崗位上。後來的調查表明,這場事故是由於機械維修師在更換飛機擋風玻璃時,粗心上錯了
      螺母而引發的。

       更讓人震驚的是,多虧當時沒有丟下機長,因為一旦機長被丟下,他百分百會被捲入機翼上轉動的引擎裡,結果只能是機毀人亡誰也救不了!84名乘客改

      變表決結果,既拯救了機長,也在冥冥之中拯救了他們自身。

       永遠不要放棄自己,永遠不要放棄別人。在平凡中看到神聖,要祈求。在困境中能走向光明,也要靠祈求。祈求諸神慈悲攝受,加持護祐、祈求師長貴人指 

      導提拔,指點迷津、祈求同行善友攜手同心,互相提攜、祈求自己更加智慧,洞澈一切緣起真相、祈求自己更加慈悲,包容寬恕別人。並努力去利益一
      切眾生、祈求我能學會祈求,並隨時隨地不忘祈求。真是令人感動的情操;冥冥之中,人們的善意回應,都能取得不可思議的結果。
      在我們身邊的事物,不也是如此嗎?只要我們心想好意,除了可讓自己內心充滿善的喜悅,更能讓別人因您的誠懇而改變。
      心存善念就會有不同的結局...

 

(圖文擷取自網路)

分類
正向能量補給站

[正向能量] 油漆匠的帳單

油漆匠的帳單

有位太太請了一位油漆匠到家裡粉飾牆壁,油漆匠走進門,看到她的丈夫雙目失明,頓時流露出憐憫的目光。

可是男主人卻非常開朗樂觀,所以油漆匠在這家工作的幾天裡,他們談得很投契,油漆匠也從來沒有提及男主人的生理缺憾~

油漆匠粉飾完牆壁,取出賬單遞給那位太太,那位太太接過來一看,發現比談妥的價錢打了一個很大的折扣。

她不解地問油漆匠?”你為甚麼少算了這麼多?”

油漆匠回答:”跟你先生在一起覺得很快樂,他使我覺得自己的境況還不算最壞,所以減去一部分,算是我對他的一點謝意,因為他讓我把工作看得不會太苦!”

油漆匠對她丈夫的推崇,使她流下了眼淚,因為.. ….這位慷慨的油漆匠只有一隻手!

此故事所帶出的哲理重點:
雖然無法改變人生,但可以改變人生觀
雖然無法改變環境,但可以改變心境
雖然無法調整環境來完全適應自己的生活,但可以調整! 態度來適應環境,而態度即會決定命運。

知足的人看到的都是窮苦的人 苦..
不知足的人看到都是富貴人家的人 樂…

我們真的很幸福….
給予別人一些,自己能得到無比的快樂..
最快的腳步不是跨越,而是堅持
最慢的步伐不是緩慢,而是徘徊
最好的道路不是大道,而是耐心
最大的幸福不是得到,而是感謝

最好的財富不是金錢,而是健康;
最多的自由不是擁有,而是放下

我們無法在這個世界上做什麼偉大的事情,可我們可以帶著偉大的愛做一些小事。』~~德雷莎修女

 

(圖文擷取自網路)

分類
靜思語錄

[靜思語錄] 要用心,不要操心、煩心。

要用心,不要操心、煩心。
Be mindful. Don’t worry or fret.
安分守己心頭開,清心自在福相隨。

分類
勵志人物

[勵志人物] 不凡的慷慨 – 陳樹菊

2010年「亞洲英雄」

這位捐款千萬的女菜販傳奇裏最動人的元素,是來自於她的平凡。為了助人,她刻苦、淡泊、忘我,臻於極致。

 

陳樹菊 極致奉獻的傳奇

午後的台東中央市場在早市人潮散去後,不管是賣肉、賣雞、賣南北貨的,全都打烊休息去了,空盪盪的菜場只剩一盞日光燈,照着一方菜攤──這就是陳樹菊的攤子。

只見她安靜地低頭撿菜,等待午後極少的客人。長年操持,使得她的右手指蜷曲,關節變得極大,就連雙腳掌也變形。她的日子總是這樣過的:每日凌晨三點出門批菜,一人守着菜攤直到晚上六、七點。其他菜販常戲稱封她「市仔長(菜市場經理)」,因為她總是市場裏最早來、最晚走的。
這位六十歲的婦人側身在陰暗的菜場裏,守着她的小宇宙,也就是父親當年留給她的「員金蔬菜」攤子,二十年來,所有捐出過的錢,幫助過小學、育幼院、貧童,共約新台幣(下同)一千萬元,全都是由這菜攤「一把三十、三把五十」的蠅頭小利積攢而來。
賺小錢,捐大錢──陳樹菊驚人的慷慨,為她贏來全球矚目。
榮譽時刻 她以蔬菜紀元
二○一○年三月,亞洲富比世雜誌評選出亞太地區四十八名傑出的慈善英雄,來自台東的女菜販陳樹菊與其他三名財富以億元計的台灣企業家並列,同時入選的還有澳洲媒體大亨梅鐸的母親伊莉莎白。
四月底,美國時代雜誌選出二○一○年度最具影響力的百大人物,陳樹菊再度於「英雄類」上榜。同樣來自台灣的奧斯卡最佳導演李安親自為她撰寫讚辭。李安引述陳樹菊的話:「錢,要給需要的人才有用。」她刻苦、簡單的行善哲學讓李安感嘆:「陳樹菊雖然幾乎捐出一切,但她所樹立的典範,就是給世人最好的禮物。」
這些世人看來炫目的榮譽,在陳樹菊的眼中,卻「沒什麼重要的」。有趣的是,她對這些榮耀都是以蔬菜紀元。
她數算着:上次富比世名單公布,一羣記者衝進菜場對着她猛拍,鎂光燈閃個不停,「那時我正在揀地瓜葉」;後來時代雜誌選她為英雄,又一羣記者湧來,那天她是在整理龍鬚菜;二個多月前,香港港澳台慈善會訪問她,一羣人特地跨海到台東來拍她賣菜,她手上正忙着將辣椒裝袋。
包括遠赴美國紐約領獎、名字登上國際媒體、蒙總統馬英九接見等種種讚譽,對陳樹菊來說,似乎都比不上賣菜重要。沒出過國的她說要不是總統、外交部長力勸,她是不想出國領什麼獎的,「我又不是參加什麼比賽!」趕辦護照、遠赴繁華紐約的她,竟然只掛念她的菜攤:「不知道老客人會不會找不到我買菜?」
陳樹菊的素樸善行,讓世人願意相信人性的美好。她已成為台東傳奇,菜攤四周貼着「紅榜」,全是地方政治人物恭賀她成為「台東之光」、「行善楷模」的標記。不時也會有「粉絲(fans)」拎着相機和菜籃來到的她的菜攤前,買菜兼要求合照。
賣菜近五十年的陳樹菊自謙(甚至有些狐疑)地說:「我做的這些很平常啦,你要做,也做得到。現在做善事的人太多了啦,只是大家不知道……」
至今小姑獨處的陳樹菊說:「我把錢看得很淡。捐錢幫助人,那天就會睡得特別好,心裏有說不出的快樂。」她說因為她苦過,明白「艱苦人」沒錢的痛苦。
求捐五萬 她掏出四百五十萬
一九五○年出生的陳樹菊,小學剛畢業,母親因為難產求醫,醫院卻要求先繳五千元保證金。「我看着父親一家借過一家,等到錢籌來了,媽媽已經沒了。」陳樹菊說她看着幾個弟妹,「一個一個都是小蘿蔔頭,怎麼辦?一下子,我就長大了。」身為長女,小學畢業的她放棄升學,接下家裏的菜攤生意,開始起早趕晚的賣菜生涯。
陳樹菊十八歲那年,三弟突然病重,纏綿病榻一年多,家裏積蓄全都花光。台東醫師建議轉送台北台大醫院,但哪裏還有錢呢?仁愛國小老師黃順忠在校內發起募捐,師生五元、十元,為陳家募款,可惜還是沒救回弟弟的命。
「大家這樣幫我們,我就下定決心,我有能力了,也要幫助沒錢的人。」信佛茹素的陳樹菊說。十七年前,父親過世後,她慨然捐出一百萬元給佛光山佛學院。
二○○○年,她再捐出一百萬元給母校仁愛國小成立「急難救助金」,好讓像她一樣貧窮的孩子都能受到及時的幫助,也算是對當年母校的回饋。
協助運作「急難救助金」的李國榮老師是陳樹菊姪子的導師,兩人個性同樣耿直,十分投緣。二○○一年,李國榮計畫四處募款,為仁愛國小興建新的圖書館,目標是四、五百萬元。他盤算着邀請口中的「大姊」陳樹菊,「請她捐個五萬吧?」沒想到,陳樹菊的答案是:「我一個人負責就好了。」李國榮嚇了一跳:「陳大姊一個人就解決所有難題!」
但是讓一個菜販盡其所有捐建圖書館,校方反而有些不忍。陳樹菊笑說,學校嚇得一直沒有回應,還是她自己打電話去催。仁愛國小最後決定接受這筆建校以來最大的校友捐款四百五十萬元,興建一座兩層樓的現代圖書館。二○○五年五月圖書館落成,命名為「陳樹菊圖書館」,感謝這位「菜場英雄」。
許多人好奇,一名菜販哪來這麼多錢可捐出呢?
「東省西省,就可以省出很多錢!」陳樹菊舉例,打從一九九六年,她每年捐出三萬六千元資助阿尼色弗兒童之家三名院童後,她就在家裏準備了三個小紙箱,每天下工後,把身上零錢分成三份往箱裏丟,不用算,不用點,「你放到忘記,就有錢了。」很簡單,所以「人人都可以行善,不是嗎?」她問。
阿尼色弗兒童之家院長呂立漢記得有次到陳樹菊的菜攤買菜,她突然說:「呂院長,我要捐錢給你。」呂立漢沒想到她一開口竟要捐一百萬。「她賣菜,三把、五十地賺,這要賣多少菜呢?」
陳樹菊很認真地說:「我已經決定了。」不過她後來通知他,一百萬元得晚點捐了,因為被朋友倒會,但她一定說到做到。五年後,她約了保險業務員到阿尼色弗辦公室,把保險解約,湊足一百萬元當場捐出。
陳樹菊傳奇裏最動人的元素,是來自於她出身平凡。平凡、刻苦、淡泊到了極致,彷彿是種忘我的修行;把物慾降到最低,去除任何享受──其實,工作正是她的享受。她說:「我很愛工作,不然怎麼可能一天為了賣菜做十六個小時?」一切所有涓滴成流,全都捐了。
她說吃飽、睡飽就夠了,其餘都是多餘。她不買華服,「我又不出門,用不到好衣服,路邊攤的就很好了,一件兩百,我還要殺到三件五百。」
一天的餐費不到一百元。她數着:買一碗素肉飯、一碗乾麵,總共五十五元;吃不完,冰起來,再花二十元買罐麵筋加到飯裏,加點熱水,「就變稀飯,很好吃。還有客人不相信這能吃,非要試吃一下不可。」
她總是睡在地板上,不是買不起床,而是「習慣了」。年輕時學賣菜,冬天被窩暖,讓她半夜捨不得起床趕批發,她發狠睡地上,「才不會睡過頭。」一睡,就將近五十年。
即使是上回赴美領獎,下榻豪華飯店,「床鋪都好好的,我都沒動。」整夜她居然是蜷臥在地板上。陳樹菊自己也笑起來,「連陪我去的官員早上都嚇一跳」。
新目標:籌一千萬繼續行善
市場是她唯一熟悉的世界,她說:「我只會賣菜。」和客人聊天,「加減賺錢,日子很好過。」家裏、果菜批發市場、中央市場是她每日不變的動線。「我不敢踏出市場,外面的事,我都不知道。」她老實說,有幾次騎機車送菜給客人,騎到台東「街仔(鬧區)」,新開的路,她全不認得,竟然走丟過兩次,還是老客人認出她,「你不是在中央市場賣菜的嗎?」好心領她回到她安心的菜攤。
得獎後生意比較好嗎?「平常心啦,」陳樹菊說,「飯還是要吃,菜還是照賣啊。」有人邀她拍商業廣告;有人要當她的經紀人;也有人認同她的善行,到菜攤當場捐錢,她通常都婉拒。
她認為賣菜就是她掙錢的方式,其他的她不會,也做不來。她不想拿別人的錢,「欠錢好還,欠情難還。放在心上,就不好受了。」
「錢的事情,一定要清清楚楚。」這位女菜販說。即使有客人說:啊,零錢不要了,捐給你做善事,她也不收,「你來買我的菜,就是支持我了。」
李國榮說,在台東菜場這樣的小地方,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陳樹菊的理念,有人會說,「啊,你得獎不是領了幾百萬,還要來賣菜?」
為衞生署健保局拍公益廣告是她唯一接受的廣告邀約,也是為了紀念沒錢看病而過世的母親;她要求到菜攤旁拍攝,免得耽誤賣菜,唯一的報酬就是身上那件健保局的黑色T恤。
阿尼色弗院長呂立漢說:「陳大姊是非常有個性的人。」有一次,她在最忙的早市時段,把一元硬幣當成五元找給客人,還算熟識的客人不悅地說:「原來你捐出去的錢是這樣賺來的?」讓她非常難過,當場把錢退回,寧願這筆生意不做了。
從紐約回到熟悉的家園,陳樹菊在市場裏待得更晚了,因為她有了新目標:籌足一千萬元成立「陳樹菊基金會」,幫助窮人付學費和醫藥費,這些都是她童年所匱乏的。
「我都算過了,再多賣一點菜、多省一點;我有幾個保險快到期了;還有很多人都會幫我,沒問題的。」陳樹菊充滿信心。即使腳痛讓她無法久站,天天靠止痛藥、感冒糖漿支撐,愛她的人也都勸她,這樣不行,但她總是一句:「習慣了。」敬她如姊的李國榮說成立基金會,其實是想繞個彎讓陳樹菊休息,讓她不用再賣菜,「從武的改做文的。」運用她名字的影響力,讓社會變出更多的「陳樹菊們」。
「人生的道理很好想、很簡單,一件事做下去,如果你很鬱卒,那就是做錯了;如果晚上很好睡,就是做對了。其他別人說什麼,都不重要。」陳樹菊很知足,這輩子她「過自己的日子,做自己想做的事,夠本了。」她說。
菊語錄:
陳樹菊雖然只有小學畢業,但她的話簡單質樸,深入人心,原因在於每一句她都身體力行。
看生命:
每天早上睜眼,啊,又賺到一天。
看金錢:
錢,要給需要的人用才有用。
東省西省就能省出很多錢。
放到忘記,就有錢了。
看人生:
知足才會快樂。不知足,全世界給你也不快樂。
(圖文擷取自讀者文摘By 謝秉蓁)